浙江灵鹫山寺史及僧谱的几点思索(二)
2020-03-22 14:44:16
  • 0
  • 0
  • 1
  • 0

自清以降,灵鹫山之寺历经四次灭顶之劫,宗谱、记事及墓碑塔林自清以降,通过清康熙十三年至十五年(1674~1676) 平定耿清忠之乱、太平天国战争(清咸丰八年<1858> 太平军石达开围衢九十一日、清咸丰十一年<1861> 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围衢、清同治元年<1862> 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围衢)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毁灭性打击,寺史及僧谱已无从考查。灵鹫寺到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以前仅存方丈室、膳堂一部分。通过灵鹫寺主持四十六世觉定(1922-1996年)生前艰苦卓绝的填补,再加上在柯城区委统战部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找到了海内孤本徐映璞撰写的《浙江灵鹫山志》,并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回家”(1966年文革前夕,周恩来总理指示中科院图书馆到徐映璞家将《浙江灵鹫山志》等23件书稿收藏、保管;中科院收藏的《浙江灵鹫山志》抄本即是海内孤本),使得浙江灵鹫山自清以降的寺史、宗谱等的完整的历史信息得以重新架构。

目前,浙江灵鹫山寺史、宗谱等的完整的历史信息只能追溯到“三藩之乱”一——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叛乱衢州——“灾难之后”的重建灵鹫寺的世祖——三十二世祖上戒下生禅师。

到今天为止,只完成了“三藩之乱”一——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叛乱衢州——“灾难之后”的重建灵鹫寺——“最近的历史”——“短点”的完整的历史信息的重新架构。

对于“古代的历史”——“长点”非短点的历史信息,可靠而又确定性的历史信息只有浙江灵鹫山灵鹫寺至今已传48世。着眼于“古代的历史”——“长点”非短点的浙江灵鹫山灵鹫寺的历史信息,大都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

灵鹫寺主持四十六世觉定(1922-1996年)生前情感倾向于这样一个对比:孔府孔庙南迁衢州以前,在山东曲阜就传到48世,到衢州从建炎三年(1129年)历27世到28世尊敬的孔祥楷至今有891年!浙江灵鹫山灵鹫寺起源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成熟于唐代、全盛于宋、元、明直至清康、乾,宗谱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

然而,理性地思考,浙江灵鹫山灵鹫寺“最近的历史”——“短点”的可靠而又确定性的完整的历史信息的重新架构不难,难的是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古代的历史”——“长点”非短点的完整的历史信息的重新架构。

重新架构浙江灵鹫山的寺史及僧谱的完整的历史信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衢州史学界与佛教界通力协同肩负起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的历史使命。本文对接前文,仅仅就“方法”作一初步的尝试。划时代的突破,往往以思维方式的革命为前提,方法比结论还重要,开发建设浙江灵鹫山也需要寻求新的“方法”。因此,本文围绕“方法”展开阐述。在前文中,事实上已采用了“获短长之理,得短长之情”的“短点——非短点”的方法了。

根据徐映璞撰写的《浙江灵鹫山志》,“三藩之乱”一——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叛乱衢州——“灾难之后”的重建灵鹫寺以三十二世祖上戒下生禅师为第一世祖。称戒生受法于义山,义山受法于雪峤(1570-1647年),故重建后的灵鹫寺,僧众排序自雪峤始,而以灵鹫山天台普照寺、龙源寺、玉泉寺以及下院鲁班殿诸寺僧众分列之。

                       绍兴云门寺

雪峤圆信明末任绍兴云门寺住持,顺治四年圆寂。绍兴云门寺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声名显赫,历代帝王都很启重此寺。如晋安帝、梁武帝、唐太宗、吴越王、宋太祖、宋太宗、宋高宗、清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都十分关注云门寺,或赐名题额、或树碑建塔、或给予各种赏赐等。雪峤圆信禅师,师自号青狮翁,浙之鄞人也。俗姓朱。九岁,闻诵《弥陀经》“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念僧”,自此发心。二十九岁出家。目不识丁,刻苦参究,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久而久之终于大彻大悟,随口说出的话无不妙契禅机。明中叶后,临济宗下著名禅僧有笑岩德宝,其弟子为幻有正传,正传门下有密云圆悟、天隐圆修、雪峤圆信,三人各传一方。幻有正传(1549-1614)明代临济宗一大元老,法承笑岩德宝禅师,其下出密云圆悟、雪峤圆信、天隐圆修三大宗匠,临济法脉遂得大兴,时称“临济中兴”。临济下三十世雪峤圆信禅师从圆字起演派十六字:圆宏顿教、传祖心宗、戒定慧法、璇玑化工。

雪峤圆信,在绍兴云门寺有两个高足弟子义山与形山,在杭州西湖南屏净慈寺常住后,来到衢州。义山到衢州的第一站是大中祥符寺,后住锡灵鹫寺,“三藩之乱”灵鹫寺遭殃后又回大中祥符寺。义山住锡大中祥符寺期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命其徒戒生重建灵鹫寺的。形山到衢州的第一站是天宁寺,后到明果寺住锡,也曾住锡灵鹫寺。形山住锡明果寺期间,于康熙四年(1665年)命其徒顿闻建灵鹫山天台普照寺。康熙十三年(1674年),顿闻受浙江总督李之芳之命修建大中祥符寺,后又住锡明果寺。雪峤圆信,在绍兴云门寺有两个高足弟子义山与形山到衢州后把灵鹫寺、中祥符寺、天宁寺、明果寺四大名寺串并在一起了。这使山中之寺与城中之寺同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衢州地域的佛教文化的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了。

由此,重新架构浙江灵鹫山的寺史及僧谱的完整的历史信息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方法”,除了“获短长之理,得短长之情”的“短点——非短点”的方法以外,还需要地域的佛教文化的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的方法。

先对“短点——非短点”的方法与地域的佛教文化的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的方法,再作一简洁的界定。

从历史时间概念上看,“短点”可理解为最近的历史,也可理解为历史上某一关节点,如起源的关节点,发展的转折点等。“非短点”即“长点”,历史上从起源到今天的完整的信息链条。这个比喻,言下之意,“短点”也就是这一完整的信息链条的某一节或某一段。从历史空间概念上看,以浙江灵鹫寺为例,“短点”可以理解为,衢州地域内的灵鹫寺,“非短点”可以理解为浙江、全国以至全球域视下的的灵鹫寺。“短点”一般联系着确定性与有序性,“非短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无序性。但若“短点——非短点”有机联系起来,会有更高级的历史序例、时间、因果关系、决定、运动。事物“衰为盛之终,成为衰之始”,与事物衰与盛要相互转化一样,短点与非短点也会相互转化,也就是把“短点——非短点”有机联系起来,会看到同单一“短点”或“非短点”所看到的不一样的历史序例、时间、因果关系、决定、运动。历史的使命就是从不确定性走向确定性!?

接下来,再说一下地域的佛教文化的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众所周知,地球南北两极处在地轴的两个极点附近形成了两个对立的矛盾自我同一的地磁场。这种场是全息的,无所不在的,产生的各种效应使自然界也使我们人类社会处于一定的秩序状态中。场运动的特点是总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场,每个小场都成为其中的一个分子。任何信息场都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之间的信息传递,它是信源与信宿的矛盾的自我同一。从这一角度说,同一地域的佛教文化、佛寺是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

下面按以上两个方法提几个重新架构浙江灵鹫山的寺史及僧谱的完整的历史信息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历史线索。

第一,起源的关节点,这一“短点”的历史信息需要确定。

浙江灵鹫山灵鹫寺起源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成熟于唐代、全盛于宋、元、明直至清康、乾,但,到今天为止,浙江灵鹫山自“三藩之乱”一——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叛乱衢州——“灾难之后”的重建灵鹫寺——“最近的历史”——“短点”已具备确定的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尚缺起源的关节点,这一“短点”的确定的完整的历史信息。浙江灵鹫山的历史,可以正向“起源的短点——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历史区间——非短点”的从前夜、昨天到今天的历史时空,也可以是逆向的“最近的历史的短点——部分确定部分不确定的历史区间——非短点”的从今天溯源到昨天以至于前夜的历史时空。正向“短点”与逆向“短点”,尤如地球南北两极,缺一不可。

浙江灵鹫山灵鹫寺起源的关节点这一“短点”的历史信息,需要从地域的佛教文化、佛寺是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作补充。

东晋时南方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尤以建康、会稽两地最为重要。而浙江的佛教,自东晋以后一直非常发达,实为全国的佛学中心地之一。

三国时期东吴的赤乌年间(238—251)衢州的龙游已建寺奉佛。衢州城区最早的佛教寺庙,在古城由被称为“开衢首宦”的郑平捐住宅修筑成,即后来的衢州大中祥符禅寺,被弘一法师赞称为“胜境标绝,为三衢诸刹之冠”。当时衢州城区尚无佛教寺庙,郑平舍家立寺,应是家庙、经堂之类的寺院,也是衢州城区佛寺之首(吴·天纪三年(279),晋武帝司马炎大兵压境,欲过江攻吴。时年七十三岁的郑平将军,将家人子女迁居各地,,将位于县学圹北面的将军府第捐舍建成寺院,供佛抄经。他说:“桑榆景暮,感念于生寄死归之说,崇尚释教,虽道不相同,抑亦劝人为善之一端,非所以妄冀冥福也。居署舍为梵刹,延僧奉佛,而身且隐于山林之间。”据考,郑平墓葬衢州柯城鲁安山(西区花园岗)。

衢州柯城第一大姓为郑姓,视郑平为始祖。据考察,衢州柯城郑姓主要分布在大灵鹫山区域石梁、九华一带。郑平29岁宦居衢州,93岁逝世,在衢州至少生活了64年。他子孙满堂,有5个儿子,19个孙子。而且,子孙“能世其业,皆为显宦”。他们曾经在临安、湘东、豫章、扬州、广州、歙州、泉州、建州、桂阳等地做官,迁居婺州、处州、明州、温州、杭州、扬州、泉州、桂阳等地。胞弟郑昭是入闽始祖,3个儿子也“能世其业,皆为显宦”,迁居泉州、建州。东晋时,衢州郑氏30多人居官江南,可谓称雄江南了。据统计,中华郑氏今有1300余万人,浙江最多,福建次之。这恐怕与当年郑平家族称雄江南有关吧。

郑平73岁在衢州归隐于山林之间,也出于水路直达现在的衢州、杭州,陆路直通闽、赣,外地当官的胞弟郑昭和子孙们回家探亲也方便的考虑。“三藩之乱”,使衢州大中祥符寺与灵鹫寺的重建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是否意蕴着浙江灵鹫寺自东晋起,就同“开衢首宦”也是衢州始祖郑平的子孙后代有关!?

不论怎么说,浙江灵鹫山灵鹫寺起源于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从地域的佛教文化、佛寺是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入手,建立确定的完整的历史信息是极有可能的。

第二,在起源的短点与最近的历史短点之间的长点非短点的历史区间,确定灵鹫寺同中祥符寺、天宁寺、明果寺的关系。

在最近的历史短点自清以降,灵鹫山之寺历经四次灭顶之劫,灵鹫寺同中祥符寺、天宁寺、明果寺的关系,在徐映璞撰写的《浙江灵鹫山志》海内孤本中有一幅清晰的图景,在此不展开叙述。关键是在起源的短点与最近的历史短点之间的长点非短点的历史区间,灵鹫寺同中祥符寺、天宁寺、明果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发掘。

以前柯城区白云禅寺有 “端肃诵经一星期种百善根于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无量千万佛,总祈佛佛降祥,挽转天心,出衢民于水火”、“虔诚礼忏七昼夜到五行坛设金星水星木星土星火星,连贯亿光星,务乞星星耀吉,维持世运,奠柯邑若苞桑”长联。“五佛”为:梁代古刹天宁寺为一佛,鹿鸣山寺为二佛,过衢门山接待寺登白云禅寺为三佛,大考山转轮禅寺为四佛,百丹峰玉泉寺为五佛。这实际上定位了灵鹫山灵鹫寺与天宁寺的关系。定光佛是金华圣者志蒙的应身。志蒙在金华转庄寺不被接纳时来到西安(衢县)的。志蒙到西安经打听,便往北乡明果禅寺奔去。唐末宋初,明果禅寺名气很大。第一位主持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彻禅师(俗称草鞋仙),曾被宪宗皇帝请到金銮殿上讲过佛经。不过,这时大彻禅师已经圆寂。第二代主持是付道和尚。付道和尚法诣也很深。知道志蒙来历不凡,过了几天便点化他说:“此去西方,有山名玉泉,上有玉泉庵,此虽庵小,但风水极佳,庵后有口玉泉井,泉甘且冽,是佛祖等你去削发的。”志蒙根据付道师父的指点,来到玉泉奄,便用玉泉之水,香汤沐浴,削发剃度,住持僧按照佛门规矩,发给度牒,重赐法号叫“慧通”。如今那玉泉山百丹(担)坪玉泉井,也叫削发井。婺人徐志蒙(慧通)在灵鹫山百丹坪玉泉庵正式削发剃度而在灵鹫山青峒峰(大靠山)的转轮禅庵成道,最后肉身坐化于天宁寺。

明果寺始建于公元684年,正当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寺场唐女主则天亲书额,有白居易传法堂记,唐大彻禅师道场,有师漆布真身,又有元和证真塔杨光弼记。嘉庆《西安县志》顺治六年僧形山来衢结庵于此。在徐映璞撰写的《浙江灵鹫山志》海内孤本中有详细的记载。

有关祥符寺溯源的文字记载,郑平宗谱中记载郑氏后裔、元代衢州路教授郑子仁撰《始祖开国公舍宅建寺宋祥符来历》文云:“今大中祥符寺,在府治西北隅,即峥嵘镇是也。晋永嘉二年戍午为吾始祖开国公舍宅所建。”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净土宗始祖名僧慧远在庐山圆寂。祥符寺奉净土宗。只要念佛持禅,不出家也可以成佛的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为祥符寺发展打下基础。 梁·天监三年(504),赐额“郑觉寺”。邀请僧伽婆罗来华,在建康(今南京)译经。梁代佛经翻译盛行,郑平家庙赐额“郑觉寺”后,与同朝新建的“天王寺”、“石桥寺”、“天宁寺”推动了衢州地区第二次立寺庙高潮。唐·神龙年间(705-706)改额为“龙兴寺”。705年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改元神龙。赐衢州“郑觉寺”改额“龙兴寺”,顾名思义“大唐神龙兴旺发达”。唐代帝王信佛,在贞观三年(629),太宗遣玄装西行求法,十七年后(645)玄装返唐。这是中国译经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对各地寺庙影响较大。再一次则天朝时,武后大造佛像,各地寺庙也塑造佛像成风,古寺也应在其列。贞元十年(794)唐相陆贽罢相来衢寻游烂柯仙境。在衢购田买宅欲过隐居生活。次年被召返京,陆贽将田千亩捐赠给龙兴寺,这为古刹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贞元十六年(802)郑平十九世孙郑式瞻任衢州刺史。受皇室信佛影响,式瞻捐资修葺殿宇,塑立516尊罗汉,建造会宗堂,祀奉先祖郑平塑像。这使龙兴寺(祥符寺)成为浙西最大的罗汉道场。北宋·咸平元年(998),衢州通判韩昌龄撰《龙兴寺(祥符寺)塔记》。景德年间(1004-1007)更寺名为“景德”。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以年号封天下寺院。龙兴寺赐额“大中祥符禅寺”。此名一直延续下来,相沿至今。雪峤云门寺高足后杭州净慈寺僧义山来衢任祥符寺主持,并由此同“三藩之乱”后灵鹫寺重建接上佛缘。

天宁寺梁天监三年(504年)由高僧卧云禅师创建,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悠久历史。原名吉祥寺,历代高僧辈出。唐末有永明延寿禅师曾驻锡于此,禅净兼修,后世尊之为莲宗六祖,圆寂后,谥号"智觉禅师",因禅师之名故天宁寺在当时亦被称为“永明禅院”。

总体而言,灵鹫寺的历史,包含着灵鹫寺同中祥符寺、天宁寺、明果寺的关系。

第三,在衢州以至于浙江地域的佛教文化、佛寺是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中定位在浙江——钱唐江上游的灵鹫寺在历史上的佛教文化地位。

                    杭州净慈寺

徐映璞先生在《浙江灵鹫山志》中断言:“灵鹫山为浙江省上游胜境,岩岫杳冥,林峦郁薄,与赤城、雁荡、天目、四明相伯仲”。从余绍宋的《浙江灵鹫山志序》到徐映璞的《浙江灵鹫山志》实际上构画出历史上的浙江“东南佛国”就以钱塘江为主轴,上游发源地浙江灵鹫山——衢州,寺庙称“灵鹫寺”,下游江入海口——杭州,寺庙称“灵隐寺”。如果从地域的视角,说浙江灵鹫山灵鹫寺与杭州灵隐寺是姐妹寺院是说得通的。

杭州净慈寺是除灵隐寺的第二大刹,初建时,名慧日永明院,迎衢州道潜禅师入寺,由他首先开坛说菩萨戒,署号为慈化定慧禅师,并由吴越王赐紫伽黎,成为净慈寺开山祖师。千年以来,净慈禅寺龙象辈出,开山祖师道潜禅师是法眼宗高僧。首任主持永明延寿禅师乃净土宗六代祖师,其所著《宗镜录》为世人所推崇。历代高僧中民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便是道济禅师,即济颠活佛,至今在东南亚各国济公信仰者众多。 据说,日本人最信奉的两大寺院,一是天台的国清寺,二是杭州的净慈寺。

第四,要在浙江佛教以及东南地域佛教文化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中理顺灵鹫寺同天台宗、净土宗、临济宗以及同安徽九华山的关系。

浙江的佛教,自东晋以后一直非常发达,实为全国的佛学中心地之一。东晋时与浙江有重大关系的着名佛教人物首先是支遁。支遁(314—366)字道林,陈留(今开封南)人。南渡以后,即主要活动于浙东一带。尝隐居余杭山,沉思《道行般若》。时又有竺道潜(286—374),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即隐居于浙江剡县,擅长《大品般若》。支遁与竺道潜同时亦都长于清谈,对老、庄哲学持有独到见解,故多与名士相接,为推动南方佛教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南朝时期浙江佛教的繁荣,就其渊源而言,实与支遁等人的大力提倡及南方学术风气的一般性格有关,故在整个南朝时期,浙江不仅代有高僧,且居士佛教亦开始兴起,如谢灵运、沈约等人,可谓居士佛教之最早的代表人物。如富春(今富阳)的僧旻(467—527),为南朝齐、梁时代的着名高僧,与智藏、法云并称为“梁代三大法师”。这一切都为隋唐时期佛教的全面繁荣准备了前提。隋唐以后,佛教在整体上进入繁荣发展的成熟时期,浙江佛教尤为兴盛,不仅寺庙林立,高僧大德不遑细书,且开创了众多的佛教派别,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隋时由智顗(538—598)所创立的天台宗,是中国第一个大乘佛教派别。智顗又特重各种忏法忏仪的制定,又专为《观音玄义》,对中国佛教中观音崇拜的普及与发展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隋时成立于浙江的另一重要的佛教宗派是三论宗。三论宗的实际创立者吉藏(549—623),尝居会稽嘉祥寺达15年之久,故世称为嘉祥大师。由于他的倡导,《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之学一时成为显学,而浙江则为这一显学的中心地,如金华永安寺的旷法师、杭州天竺寺的真观法师等,均为传播三论之学的一代名僧。隋炀帝时,于西安置日严寺,请吉藏居之,三论之学随之而北传,于唐代则更有进一步发展。唐代为佛教获得充分发展的鼎盛时期。继天台、三论以后,各种宗派竞相成立。法藏(643—712)实际开创了华严宗,但真正能深明法藏学说而使华严宗发扬光大并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却是澄观。澄观(738—839)为绍兴人,历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诸朝,皆备受礼敬,号为“清凉国师”,亦被华严宗尊为“四祖”。道宣(596—667)是浙江长城(今长兴)人,他既是伟大的佛教史家,同时亦是南山律宗的开创者。及至中唐时期,禅宗开始兴起,并盛行于晚唐五代及两宋。禅宗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以其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简易直捷之性格实有契于中国文化之心灵,故自其成立之初即形成风吹草偃之势。其时浙江禅学可称极盛,仅《五灯会元》一书有明确记载的浙江籍或住浙江各丛林的的着名禅师就有350多人,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温州、台州、宁波、绍兴、杭州、丽水、衢州一带。慧能以后,禅宗分为五宗,而其中出于青原行思一系的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其开创者均为浙江僧人。在其传承中,亦都有光大其宗门的着名高僧。唐宋时期浙江禅学之盛,实他处罕有其比。就浙江佛教在宋、元以后的整体发展而言,乃是以教(天台、华严)、律、禅、净的相互融会与共同发展为基本特色的,同时亦兼取儒家义理,主张儒佛不应相非,而应相成,这一点在明代的传灯大师及云栖袾宏(1535—1615)那里体现得尤其明显。梵琦(1296—1370),字楚石,象山人,被称为明代“国初第一等宗师”,亦是明代最早禅净兼摄的大师。云栖袾宏为杭州人,尝主持云栖寺40余年,既精研华严义旨,修持又兼禅净,阅三藏,注经典,精持戒,订规约,弘宗演教,修订法会与课诵仪规,为时所钦仰。他既被华严宗奉为第二十二世祖,又被净土宗奉为第八祖。

在近代佛教史上弘一法师(1880—1942)更是一位带有传奇性的人物,他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以后,持戒极其精严,专以弘扬南山律宗为务,曾创设“南山律学院”,并主张念佛不忘救国。弘一可称为中国近代以来南山律学的最后一位大师。民国十二年(1923),衢县成立佛教协会,会址设祥符寺内,弘一法师任主事。

总之,灵鹫寺同天台宗、净土宗、临济宗以及同安徽九华山的关系的发掘要以浙江佛教以及东南地域佛教文化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为依据。

第五,要在衢州地域主导文化及孔庙孔府南迁衢州以后宋明理学兴起后的佛学历史走向的大背景上,也就是在综合“短点——非短点”的方法与地域的佛教文化的事事相关、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全息场的方法基础上——从人间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重新定位浙江灵鹫山当代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成为弘扬大乘佛法的现代圣山佛教圣地!?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也是衢州佛教界的一个全新的历史使命!?

因本文限定“方法”谈,目的基本达到,应该画上名号了。

2020年3月22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